通常在車輛行駛過一段時間之后,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癥狀,經檢查就會發(fā)現是由于零件磨損、被腐蝕或者出現裂紋的現象,出現這種癥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?
五大因素:
一、磨損:零件摩擦表面的金屬在相對運動過程中不斷損失的現象稱為磨損,它包括物理的、化學的、機械的、冶金的綜合作用。對于一個表面的磨損,可能是由于單獨的磨損機理造成的,也可能是由于綜合的磨損機理造成的。磨損的發(fā)生將造成零件形狀、尺寸及表面性質的變化,使零件的工作性能逐漸降低。
二、腐蝕:金屬零件的腐蝕是指表面與周圍介質起化學或電化學作用而發(fā)生的表面破壞現象。腐蝕損傷總是從金屬表面開始 ,然后或快或慢地往里深入,并使表面的外形發(fā)生變化,出現不規(guī)則形狀的凹洞、斑點等破壞區(qū)域。腐蝕的結果使金屬表面產生新物質,時間長久將導致零件被破壞。
三、穴蝕:穴蝕通常發(fā)生在柴油機缸套的外壁、水輪機葉片、水泵零件及液壓泵處等,其現象比較復雜,是由于機械與化學物質和電化學反應共同產生的結果,簡單的說就是當液體中含有雜質或磨料時就會出現這種狀況,而且其腐蝕速度會很快。
四、斷裂:斷裂是零件在機械力、熱、磁、聲響、腐蝕等單獨或聯合作用下,發(fā)生局部開裂或分成幾部分的現象。斷裂是零件破壞的重要原因致意,它是金屬材料在不同情況下,當局部裂紋發(fā)展到零件裂縫尺寸時,剩余截面所承受的外載荷超過其強度極限而導致的完全斷裂。斷裂是零件使用過程中的一種最危險的破壞形式。斷裂往往會造成重大事故,產生嚴重后果。
五、變形:汽車內部的磨損零件進行修復之后,雖然恢復了原先的尺寸大小,但是裝配之后效果遠不及之前。這種狀況主要是由于零件變形,零部件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遭到破壞,影響了各組成零件之間的相互關系。
一般車輛出現這五種狀況,建議更換處理,簡單維修之后車輛很短時間內還是會出同樣問題,這樣費時又費力,平時應選擇優(yōu)質的保養(yǎng)產品,長期使用劣質產品也會加快零件的損壞。